【育人故事】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避风港

发布者:助学管理中心发布时间:2023-04-27浏览次数:126

讲述人:岑雨晨,商学院


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安静、独来独往,是同学对她的评价;家穷人丑、农村户口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偏执、敏感,是后来心理咨询师对她的诊断。

她叫小琳,202111月是我第一次单独见到她。那时学校组织核酸全面检测,小琳没有按要求参加检测,还躺在宿舍不去上课。当我来到小琳宿舍时,她用被子将自己蒙得严严实实。直到确认宿舍里只有我和她后,小琳才开口说今天她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但没有取得自己满意的名次。“像我这样没有背景人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根本没有办法出人头地!”小琳忿忿不平地喊出这句话。我尽力地去开导她,她却说:“老师,你说的这些对我没用的,你让我一个人宣泄一下吧。”

从宿舍回到办公室,我立刻找来了小琳的新生入学登记表,单亲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掉档来到高职的高考分数,或许是这一切让她想法有些偏执。

本以为经过一晚的情绪宣泄能让小琳有所好转,但第二天她依旧没有上课,还删掉了我和她室友的QQ,退出了班级群。当我再一次来到她宿舍时,她以沉默回应着我。我将小琳的情况上报给学院,同时联系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到宿舍为她进行咨询,她仍然沉默不语。我联系上她的父亲,她父亲却说:“我平时和她也不联系,她也不会听我的,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几经波折,我又联系上了小琳的妹妹,希望她能宽慰小琳,帮助她走出情绪泥淖。

两天后,妹妹的宽慰加上心情有所平复,小琳终于正常出勤,我分别向小琳的父亲和妹妹反馈。一星期后,小琳主动找到我,向我倾诉了在演讲比赛中受到的挫折,还积极询问我有关专业学习、考证等问题。我耐心帮她分析原因,引导她制定学习备考计划。那天小琳还跟我讲了很多心理话,我本以为谈话效果不错,还庆幸自己终于走进了她的世界。

可是没想到,当晚小琳和室友起了冲突,不愿意回宿舍休息。我来到小琳身边,询问事情经过。她却将头转向另一边,“老师你别管我了,我也不需要这样的关心,我就在这坐一晚上,你走吧。”说完,她不再理会我。

冷漠疏离的话语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又将我从她的世界里推了出去。无奈之下,我再次拨通了小琳父亲的电话,深夜接到我的电话,小琳父亲不耐烦地说:“不需要理会她,她一直都是这样的性格,我跟她沟通不了,以后她的事情不用跟我商量。”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并不是每个家都是避风港,小琳的沟通交往能力、感知爱的能力大概都受到了家庭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过往的经历,或许让她很难相信这世上还存在无条件的关心。

那晚我一直陪着小琳,从一楼长椅到二楼空寝室,她始终一言不发,我自顾自地说起曾经的故事,细数我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坎坷。终于,在空荡的寝室里,小琳放声痛哭了起来。

她们说,我再怎么努力也只是个专科生。”

小琳这才向我讲起她和她家里的事情。高中时母亲不知缘由的离开,高考的失利,与父亲疏远的关系,妹妹的自残,来到大学后努力学习却被室友冷嘲热讽……这一切让她变得自卑、敏感、偏激。

于是,我帮她调换寝室,经常去新寝室看看她,陪她聊天,让同样有学习意愿的同学约她一起上自习,我还将小琳在校表现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了她的父亲,希望他也能感受到女儿每一天的变化与成长

慢慢地,小琳有了一些变化。她不仅上课全勤,有时候还能碰见她和室友说说笑笑,遇到困惑时,她还会主动来找我诉说。我好像成为了她的避风港,当风雨来临时,让她有处落脚;当无人依靠时,我好像成为了她坚强的臂膀。

放假时,小琳给我发来了她与父亲的自拍,并留言:“谢谢您!”,照片中小琳换了发型,整个人仿佛都亮了起来。开学后,在一次作业中,我看到小琳这样写到:“我还是会在繁花盛开、人声鼎沸的道路上戮力前行。”这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化作了欣慰。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更是作为辅导员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辅导员工作做的是琐碎事,干的是良心活,更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这份看似平凡,但责任却十分重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