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夏梓怡 郜浩浩)3月29日上午,全国高职学工网络联盟(天下学工)携手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举办“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与项目孵化”线上专题沙龙。此次活动聚焦于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科研素养与项目实践能力,旨在为广大辅导员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活动由我校青睐生涯发展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武浩敏主持。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工办副主任王斌以“‘破冰’科研:辅导员科研之路如何起步”为题,系统梳理了“科研等于高深理论、科研须有大块时间、科研就是单打独斗”的认知误区,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提出了突破误区的具体策略。同时,她强调要用活政策文件、工作案例、学生活动“三大资源”,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对教育实践的深度思考,挖掘科研价值。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姚一平聚焦“学生工作与科研创新的结合”,以“课题申报就像创新创业”的形象比喻,从选题设计、论证逻辑、团队组建、研究基础、申报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系统解构项目申报的全流程,凝练出“文科铺垫、理科思维、以小见大、切勿空谈”的申报书撰写建议。
我校智能商务学院学工办主任关勇以“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项目进化实战篇”为主题,通过剖析辅导员“单打独斗”科研的“三大痛点”,揭示了“团队协作”科研的“三个优势”:资源整合与互补、任务分解与效率提升、成果积累与品牌化。此外,关勇结合团队建设实际,提出了能力标签化、流程制度化、任务模块化的科研实战策略,为团队科研提供可复制经验。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懂礼做总结发言,围绕“为什么要做科研”“科研是什么”的话题,强调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更需要培养研究意识,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倡导辅导员发扬“深挖一口井”的钻研精神,从微观切口着手,扎扎实实做科研。他指出,辅导员要把科学研究看作人生成长的方式,要自讨苦吃地打“主动仗”,将科研学习融入职业发展的全过程。
会后,我校学工团队以“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为主题进行线上交流,就如何突破日常事务管理的桎梏、从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发掘科研真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辅导员王聪表示,“在这场培训中,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辅导员的科研之路,始于脚下热土,成于持续深耕。在今后的工作实战中,我要从建立工作案例库开始,用研究思维重新梳理日常事务,在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寻找真问题,在团队协作中提升研究格局,努力成为既能‘接地气’又有‘学术气’的新时代辅导员。”
(审核 陶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