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们一样,药营14301班陈爱月同学也在脑海里反复模拟、演练考核的流程。对于陈爱月来说,这门中药鉴定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十分钟爱的专业课,平时下的功夫自然不少,各种中药材的性能熟记在心。即便是这样,她和小伙伴们还是免不了有点小小的紧张。
原来,这是一场不同于传统形式的考试,包括中药饮片鉴定和理论考核两个部分。
根据老师要求,在药片鉴定环节,必须通过图片识别、眼看外观、鼻嗅药性、口尝药味等方式解读药材性能。理论考核则是学生在对中药饮片鉴定完后将药理知识迅速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时间仅只有30秒。作为一名未来的药剂师,中药饮片的药名由来、历史演变、四气五味、产地、炮制、功效主治等药理知识都是要求掌握的。在30秒内作答,这又增加了考试紧张的氛围。
图为:教学实训环节老师指导学生鉴别药材
图为:课程考核前学生在实验室模拟演练
8点15分,考试铃声响起,陈爱月深吸一口气,走进实验室。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鉴定环节每一步操作,答完最后一道题,仔细检查后,将答题纸呈递给老师,轻松地走出考场。
考试完毕,同学们和老师开心地交流了参加这次专业考核的感受。
药剂14301班易青竹同学说,这种全面调动五官的“理论+技能”考试模式很新鲜,让我们当了一回“药剂师”,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
药营14301班的蒋晓兰说:“这样的考试形式非常好,可以检验我们是否学到了真正实用的东西,以后我也会一直记得认识的这些中药,不像其他课程考完就基本忘了。”
当老师问起同学们考试前比较紧张的缘故,陈爱月说:“其实,从平日的学习中,早已了解到药剂师其实就是这样工作的,必须快速、准确的鉴别中药饮片,但真要像药剂师那样娴熟的做到这一切,还是很有难度的。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力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采用这样的模式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在参加2014年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中药鉴定比赛后,受到启发而推出的,已试行一年。不只是拍脑袋哦。”本次考试主考官万军梅老师介绍说,鉴于传统的考核形式单一化、目的功利化等弊端阻碍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于是决定在药物制剂技术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两个专业考试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增添“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传统技巧和理论答辩环节,综合评价辨识药品品种及真伪的专业技能能力。
与教研室老师一起总结这次课程考核时,万军梅老师说:“本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是将参加工作的技能比拼,提前搬到考试课堂,真枪实弹的鉴别实操和理论答辩。比如,天麻的鉴别要点是‘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如今市场上冒充天麻伪品的很多,如紫茉莉根、大丽菊根等。学生仅靠传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笔试考核不能很好地掌握鉴别实用技能。”
“从考试后一个周的教学来看,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互动也多了,教学效果更好了。”药剂专业陈洁老师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