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静宜(右一)和学生谈心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年轻的老辅导员,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毕业就来校的她,如今已进入了辅导员工作的第10个年头。对待学生贴心、工作踏实细心、学管方法创新是学生、同事、领导对她的一致评价,她就是蔡静宜。
把每一位学生当亲人
“我刚来学校上学的时候,蔡老师已经有6个多月的身孕了,每天早上8点,她都会出现在我们班上,我们教室在6楼,她挺个大肚子上上下下,从来没有迟到过。这一点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非常感动,老师这么特殊的时期都能守时准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迟到早退呢。”商学院市场营销13303班闫梦影说。
每天早上到自己所带班级点名、查课,或用几分钟时间与任课老师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聊聊学习的感受,蔡静宜已经坚持了10年。“习惯成自然,这样我能对每位学生的状态都了如指掌,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三贴近’工作准则,我感到受益匪浅。”蔡静宜说。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蔡静宜口中的“三贴近”,为了真正实现这“三贴近”,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她还经常利用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她常说:“辅导员就是学校学生工作的前哨兵,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发现第一问题,而为了确保这些个‘第一’,需要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只有把握了这些个‘第一’,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2011年获得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学位的张浩,是蔡静宜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时张浩英语基础很差,上英语课的时候自卑得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了解到这个情况,蔡静宜决心帮助他学习英语,不仅自己抽空帮他补习,还带着他到新东方学习。从最基础的26个英文字母开始,经过两年的学习,张浩不仅通过了英语四级,还报考了雅思,得到6.5分的好成绩,2009年6月赴英国进行硕士课程的攻读。目前张浩就职于无锡万宝纺织机电有限公司,任生产管理部(简称PMC部)主管。
每当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张浩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蔡静宜:“如果不是蔡老师,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我,蔡老师是我见过最负责任的老师,她的负责不仅针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更是对我们的未来。”
2007年,会计专业一位叫李琼的女生陷入网恋,家人知道后非常反对,逼迫她跟男友分手,在跟家人一次大吵之后,她十分激动,嘴里喊着“我不活了”,一个人独自跑到江边哭泣。蔡静宜得知这个情况,害怕李琼一时想不开,火速赶到李琼身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谈心,李琼终于冷静下来,答应跟着老师一起回学校。
回忆起这段往事,李琼至今满心感激:“那段时间,蔡老师担心我出事,就搬进学生公寓住。当时我状态很差,什么都不想做,蔡老师就每天叫我起床,带我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我不想吃饭,蔡老师就把饭菜端到我面前。我不想说话,蔡老师就找话题和我聊天。多谢蔡老师,让我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如果没有她,也许我早已不在人世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李琼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取得了班级第三名的好成绩,不仅如此,她与家人的关系也缓和了。寒假回家之后,李琼的妈妈给蔡静宜打来电话,她说女儿这次回家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学会了关心父母,还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这都要感谢蔡老师对孩子的帮助。
如今李琼已经毕业七年,她创立了自己的汽车用品公司,手下员工有几十人,在公司需要扩大规模时,她每次都会回到母校来招聘,她还跟在学校时一样,经常找蔡静宜聊天。每当想到当初那个有过轻生念头的小姑娘会有今日的成就,蔡静宜心里都会涌上莫名的欣慰,这件事也激励着她,无论情况多么糟糕,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爱学习
蔡静宜在工作中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太积极,学习方法也不十分得当,为了引导每一位学生爱上学习,为未来打好基础,蔡静宜动脑筋、想方法、以身作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先生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蔡静宜说。
刚参加工作的头四年,蔡静宜担任2005级和2006级会计专业的辅导员。那两批学生入校分数较低、基础较差,蔡静宜就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陪着学生一起学习,每天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大家在教室一起学习,学专业课、学英语,学生在学、老师也在学,教室里经常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种做法成效是显著的:那两届学生毕业时,英语四级的通过率破天荒地达到了45%以上,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达到了80%以上,这在全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都非常罕见。不仅如此,2010级会计专业在毕业前的职业资格证通过率达到95%以上,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60%以上;会计05302班、会计06302班、电商07301班、会计10304班都是连续两个年度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表彰的班级。学风正,班风醇成为蔡静宜所带过的班级的独有特色。
2006年,蔡静宜作为商学院学工干事,接手指导商学院的学生社团工作,“我不希望社团仅仅成为学生自娱自乐的俱乐部,我更希望社团是促进他们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她说。
在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中,蔡静宜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当时商学院注册社团有四个,而开设专业有七个,她便开始四处张罗,联系每个专业的学生干部,又找到教研室的老师,牵头注册学生社团。2010级理财专业的学生刘威曾参与理财协会筹建的全过程,蔡静宜找到他的时候,他并不以为然,用他的话说:“蔡老师就是没事找事,我们学院有社团让同学们去玩就行了,干嘛非要和专业相关,新社团成立了也不一定受欢迎,何必吃力不讨好。”
在蔡静宜三番两次的催促下,刘威不情不愿的去注册社团,直到理财协会成立以后第一次开展活动,蔡静宜忙前跑后,请来了中银国际证券的高级分析师为社团的会员进行了一次看盘分析指导,刘威才发现原来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当中的操作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刘威恍然大悟:“我终于明白蔡老师的用意了,专业社团其实就是一扇能让我们直观地观摩行业前沿的窗户,让我们不会成为井底之蛙。”
学生社团可以借助开展技能型、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学理论,在活动中练技能,二者相得益彰,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作用巨大。在蔡静宜的努力下,商学院注册学生社团达到十个,既有专业型社团,又有文体型社团,这些社团所涉及的领域不仅涵盖到了所有的专业,还能为每年的文艺演出提供武术、魔术等节目表演,成为武职校园文化阵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学生爱上学习,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蔡静宜还花了很多心思,她在班级开展了“一帮一”结对活动、“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工作,得到了学生的极大认同,为整个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的管理创新方法
既然做了辅导员,就不希望仅仅是“保姆”,更要成“专家”。
2007年10月,一年一度的奖助学金评选工作开始了,工作两年来的经验告诉蔡静宜,贫困生的工作必须要谨慎处理,但是根据相关的文件来看,奖助学金的评选标准都是非常主观和模糊的,这就造成了在评选过程中大家只能通过主观印象来操作。
每次评选奖助学金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都感觉不公平,因为贫困程度是相对而言的,每个贫困生都认为自己是最需要资助的,而评选的过程又比较主观,能不能将这些标准都做成量化指标呢?蔡静宜经过思考与研究,她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贫困程度、班级贡献、生活作风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赋予这些因素各自的权重,总结出了一种可行性高的量化标准。当年,商学院就采用了这套标准进行奖助学金的评选,效果良好。
2008年,蔡静宜利用暑假走进湖北省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村和石龙庙村,对100多个贫困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在调查中她了解到,家庭人口总数多并不一定比家庭人口总数少的学生贫困,还要具体看这个家庭中的劳动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另外很多一贯的做法也并不合理,比如说按照对成绩好坏和对班级的贡献程度来对贫困生进行排序就不科学,因为很多贫困生正是由于经济原因导致文化基础较差,内心自卑,很少参与到班级活动当中去。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蔡静宜将之前的奖助学金评选量化标准作了一些改进,其中考虑到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吃穿用度消费习惯这个因素背后隐藏的含义,加大了该因素的权重,而缩小了学习成绩和班级贡献等因素的权重,在以后的几年间,依靠这种定量方法,商学院不断改进,在奖助学金评选工作中的学生投诉率不断降低,这种定量方法也因为其积极有效的实践效果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目前,蔡静宜和她的同事们正以此方法积极地申报相关课题,希望这种量化的奖助学金评定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其他高校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就业问题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三年的学习成果在就业过程中得到检验。面对如今就业如此困难的形势,蔡静宜认识到光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在带毕业班的时候,她每周都给同学们做一次就业信息汇报,将一周之内企业招聘的信息发布出去,指导学生做好简历,提醒学生在面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每两周蔡静宜会整理一次就业数据,新就业的同学要提交就业协议,跳槽的同学要更新就业资料。对于长期未就业的学生,蔡静宜建立了一个就业困难资料库,她跟这些学生一一谈话,找到他们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想办法帮助这些就业困难的同学找到适合的工作。
滴水见世界,片叶知春秋。蔡静宜在10年的辅导员工作中,认认真真地思考,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工作投入了满腔热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她像一盏明灯,照亮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之路!她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莫过于她所见证的多彩青春!10年来,她把每一位学生当亲人;10年来,学生是她做大的牵挂!去年临产当天早上蔡静宜还在给学生发放通知,下午得知她已经生产的消息,学生们在QQ群里都炸开了锅了,纷纷给她送上祝福,此时的她觉得很幸福,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学生真心的祝福更让她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