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感动武职”2012年度青年人物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31浏览次数:807

 题记:

    感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内心体验。一个资讯或者一种表达,恰好敲中我们心灵中仅有的那个地方,而且只是一下,或许,这就是感动了。流泪,只是感动的外在表现之一,它不是必须的。

    感动是一种情绪,它代表着精神和信仰!

    感动是一份真实,它是我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肯定!

    感动人物,就是用他们的故事来诠释我们动人的生活!

(一)“感动武职”2012年度青年人物(团队)事迹

 

周冕:用花季生命谱写英雄壮歌

    人物简介:周冕,男,19岁,继教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105班学生

    感动名片:英雄

    主要事迹:

    2012年8月8日傍晚,黄冈市浠水县竹瓦镇水库村水库旁,为营救一名7岁落水儿童,一个矫健的身影,纵身跳入水中,他的纵身一跳,展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他就是继续教育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105班周冕同学。一个19岁大学生的本能选择,给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句号。周冕同学的壮举,感动校园、感动全社会。

    那天,他在家里看书,突然接到妹妹周团的求救电话,原来同村的小孩汤某在水库边的亲水平台滑落水中,周冕匆忙赶往水库,到了水库边发现自己的父亲周杏已经下水救人。但由于坎岸太陡,又满是湿滑青苔,看到自己的父亲始终无法将小孩推上岸来,情急之下,周冕纵身跳入水中,年仅19岁的他其实不会游泳,不幸的是,他随后便失去了踪迹。当地村民及其男童家属接连赶到营救,因库边坡陡,水下青苔湿滑,最终男童、男童奶奶,参与救人大学生周冕和汤圆(男童姑姑)一共4人不幸遇难。

    周冕牺牲前,他平日里是一个安静而低调的男孩,喜欢看书,热爱运动,打得一手好乒乓球。此外他还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无论他见到街边丢钱包的,旅行遇到有困难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5块、10块地帮助他人。在家人和老师的眼中,他懂事让人省心。她的辅导员宋小英老师说,“记得有一个周末,同学们都在寝室休息或外出游玩,我无意中经过自习室,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周冕,他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复习上周刚刚讲过的《发动机检测与维修》,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十分欣慰。”

    周冕同学英勇救人事迹传开后,引起湖北经视、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荆楚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校团委追授周冕同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标兵”称号,团黄冈市委追授周冕同学“黄冈市见义勇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团省委追授周冕同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向周冕同学学习,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学习他正直无私、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在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舍已救人的英雄气概。

    【感动词】

    周冕同学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壮举,是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当危险来临的时候,90后的青年勇于站出来,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思想质质和精神境界,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真切关爱,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的精神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必将积极地感动着更多的青年。

 

朱真然:八年简居学生宿舍,无怨无悔园丁情

    人物简介:朱真然,女,30岁,中共党员,计算机学院学生科主管、兼

职辅导员

    感动名片:校=家

    主要事迹:

    “看着自己的学生一步步成长,再苦、再累我也是值得的。因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就是我想要的幸福。”这就是我校辅导员朱真然八年简居学生宿舍最真情的流露,没有任何的抱怨和后悔。一个理性、阳光、乐观向上、和蔼可亲的辅导员,把自己八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曾经教育她的校园。

    朱真然,来自黄石,2005年毕业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毕业之际面对许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她毅然选择留在母校。多年担任计算机学院学生的辅导员,而今也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科主管。白天,她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晚上在寝室还要处理学生们的事情。

    工作的第一天,她就搬到了学生宿舍――东六118,一张办公桌、一张学习桌、一张储物桌和一张小饭桌,从此,这里就成了她的家。这是忙碌生活的开始,也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自从做学生科干事负责计算机学院的招生就业和党务工作,一切都繁忙起来:除了教大学生职业规划和网页设计的课程,还要整理学院建立以来的所有学生工作档案,学生评奖评优、学生助学贷款、辅导员的月度人数报表和加班工作量、学生英语三四六级报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学生党员管理也都是由她负责。面对大量的工作,白天在办公室没做完,晚上搬回寝室继续做,从此东六118室便成了她的第二个“办公室”。

    已毕业的09级计算机学院网络技术专业学生陈思静说:“朱真然老师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对我们特别好,鼓励我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她总是耐心的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特长来指导我们就业,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校外工作,她还是一直指导我们。她既是良师,亦是益友。”而朱真然却说:“我只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为学生排忧解难,这样学生便可以少走些弯路,希望我能够帮到他们,给他们一些启示,使他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

    自从她担任7个班级的辅导员,“晚睡早起”已习以为常。学生们经常跑到宿舍找她谈心,学习生活中压力大的、性格上相对比较自卑的、找工作遇到困难的、失恋的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学生们都会找她帮忙和解决,而她从无怨言。周末的时候,学生们经常在和朱真然聚在一块聊天。朱真然会给学生们熬粥、煮汤,做香喷喷的饭菜。冬天的时候,热腾腾的火锅弥漫着爱的味道,充斥着那个温暖而简陋的小家。

    朱真然平时很喜欢看书,两个书桌上堆满了书,有三盏台灯,电脑前一盏,床头一盏,书桌前一盏,她的工作与学习大都在这些台灯下进行。现在她正在攻读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明年即将毕业,为了能给学生们更好的教育,她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宿舍的灯坏了,一直没修,她说:“我忙忘记了,最近一直很忙,学生们有很多事都不会处理,我需要帮帮他们。”就像她的QQ空间里,一位来自07级的网络5班的学生张克军的留言:“每当我有困难时,你都在我身边。”

    “学生们在成长,我跟他们一起在成长,这些年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但感觉这一切都像是在昨天,”当年朱真然以差三分能上二本的成绩来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她一路见证了武职的成长,朱真然说:“学生们的一路相伴让我不曾感觉孤单,学生们曾经给了很多让我感动的瞬间,最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教师节学生们集体送我的那束花。”或许正是因为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她才会坚持这么久,才会一直这么幸福的忙碌着。她还说,自己也依然像个学生一样,和学生们一样住在宿舍里,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放假的时候也像个学生一样挤车回家,说这些的时候,朱真然脸上满是开心地笑,她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即使生活简朴,工作忙碌,但是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感动词】

    世上最艰难的便是掠去浮华,彰显本真,人如此,事业亦是如此。平平淡淡的心,踏踏实实地干,八年简居宿舍,以校为家,才是真然。

 

李军:武职青年教师Style

    人物简介: 李军,男,36岁,中共党员,副教授,科研处办公室主任、

电信学院教师,湖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感动名片:乐业

    主要事迹:

    “慢慢来,不着急。”这是李军老师的一句口头禅,说出了他工作生活的举重若轻。“爱看书、有水平”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道出了李军老师的学习工作能力的真实状态。

    1999年他到校参加工作,开始了他在武职的智能仪器仪表和GPS定位技术应用的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李老师教学严谨、工作认真、方法灵活,注重教学效果。他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他还针对自身企业经验不足,牺牲自己的业务时间,主动提出到实验室锻炼、到企业去锻炼。在电信学院工作期间,先后参与组建数字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机、卫星通信等实验室,为通信专业的实践技能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课下,他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作为入党介绍人先后介绍10多名优秀学生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帮助多名困难学生坚持完成学业,赢得了学生喜爱和尊敬。

    他曾经是武职最年轻的副教授,这正是靠着他的勤奋与执著才有了这一成绩。刚开始搞科研时,他没有经验,什么也不懂,总是无从下手,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反复告诉自己,“不懂可以问,不会可以学”。就是靠着这么一股韧劲,他开始搜集一些已有的科研项目,去模仿他人的做法,借鉴他们的思想方法,去找一些专家和同事,去向他们学习经验。日积月累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和参与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最主要的带动了电信学院测量专业的科研团队的建设,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发研究的平台。

    现在的他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办事讲原则、讲方法,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调配各类资源,统筹兼顾,高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在工作过程中耐心又细心,利用各类公共平台及时传递各类科研信息,及时回复各类问题,帮助研究者解决各种问题。每年面向全校700多人的科研成果认定、审核和统计工作,参与完成100余项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结题等工作,做到零失误、零差错。同时,他将信息技术用于管理工作中,在学校首次的人事定岗编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感动词】

    李军老师的工作面对着学生,还服务着全校的老师。踏实肯学、谦虚低调、乐业善教,他是青年教师的样板。

 

祝兵:踏实奉献的后勤人

    人物简介:祝兵,男,28岁,中共党员,后勤集团施工管理员

    感动名片:好人

    主要事迹:

    祝兵2007年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毕业,应聘到学校后勤集团做了一名施工管理员。他和大多数的后勤员工一样朴实、低调,笔者为您画出三帧祝兵的画像,让他更近地走进大家的视野。

    领导说:“祝兵这小伙子认真、踏实”。后勤维修工作琐碎而辛苦,加班加点属正常、顶风冒雨是常态。学校的维修任务繁重,各个维修现场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为帮学校节约维修资金,他平时十分注重废旧材料的收集和存放,以旧修旧、变废为宝,寻找合适的机会把这些废料派上用场。今年11月,为迎接省级“最佳文明单位”验收,校园各项维修都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他无暇顾及感冒,每天都和工友们一起工作到天黑,给力学校文明创建验收工作。6年来,他放弃了太多的个人休息时间,冒严寒顶酷暑坚守工作一线,各项维修工程在“三保”(即保质、保量、保工期)的严格要求下完成了。人,变黑了,也变瘦了,但是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工作。

    同事说:“祝兵这小伙子勤快、乐于助人”。在后勤集团维修师傅当中有句口头禅“有困难,找祝兵”。他骑的电瓶车箱子里全部放着工具,有些维修师傅在维修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总喜欢跟祝兵打电话求助。祝兵接到电话后就会迅速赶过去,给他们提供建议、组织工具和材料,帮助大家迅速的完成任务。他不光是工作上给工友们提供帮助,生活上也常伸援助之手,帮同事维修生活设施,资助困难的员工等等。他乐此不疲,因为他知道这是应该的。

    父母说:“祝兵这孩子还行”。2008年父亲脑溢血,丧失了记忆和劳动能力。家庭的重任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在照顾父亲的同时,还要安慰母亲,资助正在上大学的妹妹。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重压之下,他没有放弃。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养家、结婚、生子。凭着一份责任挑起了重担,撑起了整个家庭。因为他知道这是必须的。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事情。后勤工作里不会有什么惊天伟业,但正是很多像祝兵这样的后勤人,默默无闻的为学校师生员工安职乐业奉献着,值得我们为之感动。

    【感动词】

    琐碎和辛苦是他的工作,认真和踏实是他的态度,热心于奉献是他的信念,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后勤工作可以平凡,但是精神同样可以闪光。

 

金留辉、罗萌萌:义捐血小板,挽救他人生命

    人物简介:

    罗萌萌,女,19岁,入党积极分子,商学院工管11301班学生

    金留辉,男,18岁,入党积极分子,商学院工管11301班学生

    感动名片:生命

    主要事迹:

    12月7日,商学院辅导员接到武汉血液中心打来电话,他们感谢并表扬商学院罗萌萌和金留辉同学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义捐血小板,挽救了三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的生命。

    事情要追溯到11月28日的上午,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11301班罗萌萌突然接到武汉血液中心电话,工作人员称有很多家医院现在急需B血型的血小板,情况紧急。由于之前罗萌萌有过献血经历,血液检查合格,工作人员希望她能够再次捐献。罗萌萌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的赶往血液中心,班长金留辉和室友王爽听闻后决定陪同她一起过去。

    到达血液中心后,他们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得知现在急缺血小板,很多医院动手术的病人危在旦夕,两位陪同学生听闻后主动提出捐献,但王爽由于体重轻未能捐献,罗萌萌和金留辉共捐献血小板400cc,后来得知,他们捐献的血小板及时用于临床,挽救了三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的生命。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虽然我们没有过多的物质去帮助他人,但是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热血,去帮助那些急需血液的病人,我感觉这样做特别有意义。”罗萌萌和金留辉告诉我们。而且他们还决定在班级和学校里面开展献血宣传,讲解成分献血的相关知识,希望更多的人能积极参与献血。

    其实,早在今年的3月19日,也就是罗萌萌的生日那天,她在武职校园无偿献血车献血200CC;4月1日,是金留辉同学的生日,他也专门乘车到光谷的无偿献血400CC,血型档案存入武汉血液中。两位同学已计划在明年生日的时候继续向武汉市血液中心献血,以此纪念自己的生日,感恩社会。

    【感动词】

    90后的青年,从来不缺乏少爱心、热血与责任。罗萌萌和金留辉两位同学将血小板捐给有需要的人,延续更多人的生命。血液传递爱心,绽放出最美的生命之光。

 

王唯:再苦再难也要撑起我的家

    人物简介:王唯,女,21岁,建筑学院建筑装饰11301班学生

    感动名片:坚强

    典型事迹:

    王唯是来自农村的一名学生,父母在她仅仅5岁的时候便因意外去世,跟随祖母长大的她过早地开始明白生活的心酸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在其他孩子天真烂漫、“不知愁滋味”的时候,要学会为自己盘算学费和生活费。家中年迈的奶奶早已丧失了劳动能力,她还必须挑起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

    家庭没有给予她除生命之外的任何财富,但她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即使家里再穷,她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小学、初中、高中,刻苦学习的她由于成绩优异,学费多次被学校减免。可是减免学费对她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求学过程中债务越积越多,以至于读完高中后,她被迫离家去打工。刚踏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还来不及去思考如何习惯这突变的生活,各种困难更是纷纷而至。打工的艰苦自不必说,身无分文、没饭可吃的日子也是有的;视力不合格,更是让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处处碰壁。为了维持生计,她卖过鸡蛋、帮别人绣花、在无纺车厂做打包工、做车工,在咖啡厅做服务员、在商场做推销员……这些让她尝尽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重担压抑着她,她大哭过,但却不曾抱怨过,因为除了奶奶,因为她已然没有了可以倾诉抱怨的对象。在她的那个年纪,她原本是一朵美丽的花朵,但是现实的生活把她磨砺成为一棵坚强的大树,除了要让自己活下去,更要为奶奶遮风挡雨。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以前高中的老师,老师认为她是一个读书的材料并鼓励她重返校园坚持学习下去,不要放弃。此时的她感觉有些迷茫了,对未来该何去何从不得而知,她不甘心就这样平庸地过一辈子,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打工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大的工厂,里面有很多和她年龄相似甚至更小的女孩,起初她以为他们只是暑假工,后来得知她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只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才出来打工,她心里为她们感觉到深深的惋惜,从而又想到自身,思考了好久,第二天她辞了工作回到了家乡开始复读。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通过一年的努力,她成功考上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进入大学后,她选择了建筑装饰专业,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功底的她, 最基础的素描都很不容易做好。但她是那么勤奋、刻苦。她说曾经有一次,她的素描作业只得了个B,那天晚上熄灯之后,她点着个小台灯,重新画了很多遍,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几乎每个星期她都会去图书馆借回一堆书,她一次性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还在《课堂内外》和《萌芽》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几乎每一期的校报上也都有她的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过去的一学年成绩一直排在前列,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还兼任了学院的主要学生干部。周末的时候她也会出去推销红酒�发传单、做服务员,打着三份零工维持自己和奶奶的生计。

    她曾经在日记本中写道:如果可以选择,我更愿意做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偶尔不听话,对父母撒撒娇,偶尔逃逃课去放肆一回。可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地被消弭,即使梦想再微小再平凡。每个人都没有权利选择自己与生俱来的命运,一些人轻易地被命运所打倒,一些人鼓起勇气坦然接受一切,去勇敢地打破困局。

    王唯,就是这么一个女孩,一个历经艰难世事的小女生,一个从来都不信命的强女子,逼着自己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个破碎的家庭。

    【感动词】

    海明威说过,“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更大程度上,勇气与毅力能让我们走得更远。”王唯,从艰难的生活中走出,从茫茫的求索中走出,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撑起了属于自己的绿洲。

 

罗安琪:阳光自立好女孩

    个人简介:罗安琪,女,19岁,艺术学院环艺11301班学生

    感动名片:自立

    主要事迹:

    罗安琪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女孩。她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经常病发住院,每次她都是一个人坐在冰冷的板凳上静静的等待,生怕母亲会出事,害怕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离开她。

    她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高考过后,为了减轻妈妈的工作负担,她开始做兼职。她做过服务员、发传单、导购。打工是非常辛苦的,一站就是一整天,忙得基本上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幸运的是,她找到了一份在OPPO手机专卖店做导购的工作,挣了属于她人生的第一份工资3000元,工资到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补交了学费。大一下学期,她利用休假的时间挣了6000多元钱,她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是帮妈妈买了一件衣服,她说已经很久没有看见妈妈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了。

    她也有想过拿助学金,但母亲告诉她还有很多同学是从外地过来读书的,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和像她一样疾病缠身的父母,更是负担不起学费的时候,罗安琪毅然放弃了申请的机会,把它让给了她认为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她说“我谢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感受到温暖,也让我懂得给予别人温暖,懂得感恩。现在的我或许只能为自己赚取学费,但我梦想有一天我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让更多贫困的孩子上学,我坚信我一定会实现这个梦想”。

    艺术生的学习投入是十分高额的。高考的时候,为了省掉多次参加不同高校艺术“校考”的费用,她只参加了一次校考,直接填报了武职。其实,她的高考分数比同年级上一本的同学还要高。现在回过头来看,她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她说她很喜欢武职,很喜欢艺术学院的老师们,能够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她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她很享受现在的一切。

    她的QQ签名是这样写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正是这种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她在困境中从容地走过。

    【感动词】

    经济的困顿,也许是短暂的;精神的强大,注定是永恒的!善良感恩,安守本分,自力更生,罗安琪,好样的!

 

康胜美:大山的孩子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人物简介:康胜美,女,20岁,生物学院生物制药专业11302班学生

    感动名片:感恩

    主要事迹:

    康胜美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光合村,家中有六个孩子,一直是贫困户。在她6岁的时候,由于处理家务不慎,一锅烧得滚烫的水,将她烫得满身疤痕。11岁那年,为了供家中的姐妹读书,她被迫辍学。她去省城贵阳给一家小吃店当童工卖臭豆腐,每月工资100元,外加上10几块的提成。14个月的时间,她把辛苦攒下的1500元钱全部寄回了家。这段不短的打工历程,让小小年纪的她偿够了生活的艰辛,也对知识和文化越发地渴望。

    2003年,徐本禹到康胜美所在的村镇支教,在这位徐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她重返校园,最终以全乡第一名考上了初中。初中的三年里,康胜美得到本禹老师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很多帮助,成绩一直很好。但再美好的生活,都逃不过灾难的魔掌。2007年,那时的康胜美正在读初三。为缓解家庭经济的困窘,辍学的姐姐和母亲一道不得不外出打工,康胜美还肩负起料理家务的担子。里里外外的活儿,忙得她的成绩开始慢慢下降。在那年寒冬,父亲耕地摔了一跤,头部被确诊严重淤血堆积,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欠下两万多的债。父亲也至此丧失了大半的劳动力。而所有这些,最后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她只好在这以后的每次假期去父亲工作的砖厂顶替父亲干活。厂里的员工老板都称赞她:“这个女儿好棒。”2008年她还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市重点高中(毕节民族中学)。

    命运多舛。2011年,在康胜美读高三的时候,她却收到了噩耗――她的母亲被确症为癌症晚期,她只好带着母亲到处寻医。她一边迎战高考,一边守在母亲的病床边。高考后的一个月,母亲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为减轻家庭负担,她没选择补习,命运安排她与武职不期而遇。

    坎坷的人生造就了坚强的康胜美,她不但没有被压垮,还总想着要做点什么来回报社会,给予那些处在困境的人们一些帮助。来到武职,她积极的投身于学习和工作,除了专业知识,她还报考了自考本科。参加校内外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逐步成长为学校公益社团――阳光家教社的负责人之一。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福利院看望瘫痪十年的大姐姐,陪她一起学习英语;也去过盲校,给盲童讲故事。

    2012年7月,她申请参加了暑期贵州支教团。在出征仪式上,她以猫场镇唯一大学生的身份感恩恩师徐本禹老师和社会各界好心人士10年来对她和贵州孩子的资助,并汇报了支教行程安排,她的发言被校内外很多媒体报道。

    在支教期间,她认真、耐心的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并走访当地的村民,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那些日子很苦,甚至还有过十五天没水洗脸的情况发生。她鼓励山里的孩子们也能走出大山。返校后,她非常牵挂那些支教过的孩子,她给几个小女孩寄去了她自己的衣服,并用勤工俭学和卖废品的钱给孩子们寄去书和书包。

    “我尊敬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要将他们那份伟大的爱传递下去!”康胜美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她曾经告诉过自己的辅导员,她毕业后的打算就是回家乡继续支教。

    【感动词】

    康胜美,家境贫寒、自幼独立,比小草更有韧性,比大树更为刚强。她从贵州大山走来,怀揣着对家人、对恩师、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视苦为乐、顽强拼搏;大爱不言、奉献自我。

 

 “红色之翼”学生班主任团:给新生插上一双双隐形的翅膀

    团队简介:商学院“红色之翼”学生班主任团

    感动名片:正能量

    主要事迹:

    初入大学,你是否会因为幻想与现实的落差而彷徨?你是否会因为远走他乡,没有朋友而孤单?你是否会因为没有目标,无法展望未来而失望?在商学院新生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真诚、热情、关心化作一双双翅膀去助力新生飞翔。

    他们就是商学院“红色之翼”学生班主任团,这是一个由商学院276名学生党员、68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团队,他们大多是分团委、学生会各个部门、所在班级的佼佼者,主要负责协助商学院辅导员处理结对班级的日常事务。团队最早成立于2009年,已经连续有三届学生在团队中开展工作,67个班级成为他们的结对对象。

    他们熟练地掌握基本办公技术,辅助辅导员进行迎接新生、宿舍安排,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晚自习纪律管理,整理档案、资料等各种工作。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军训时,他们每晚都来和新生交流心得,为他们加油打气;开学后,每天的晚自修都可以看见他们融入新生班级中,帮助新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班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学习上,他们为迷茫的新生给予专业课程、职业资格考试等学习方面一些建议和指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在生活中,他们为无措的新生建立阶段性的目标,分享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琐碎事,倾听新生的声音。在任何时候,只要新生需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些班主任不仅是所带班级的小班主任,他们更是朋友,与新生成了无话不谈的贴心人。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自己的爱心渗透到了社会,班主任团在715路公交车上开展的“倡导马路文明,禁止向车外抛物”的公益活动,先后被人民网、凤凰网、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10多家省、市主流媒体报道,一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受到了高度好评。学习、工作之余,他们去清扫首义广场、施洋烈士陵园、整理学校图书馆图书、做文明的交通协管员等等。虽然地点有远有近、时间有长有短、天气有雨有晴,他们都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在悄悄地打听如何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自己的翅膀去带动更多的人飞翔!

    【感动词】

    344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三年的学生班主任实践探索,67个班级受益,延伸了党建和思政工作的臂膀,将一颗颗火红的心、一双双温暖的手织成爱的翅膀,助力学弟学妹成长。

 

CAD/CAM协会:十七年钻研之路铸就设计王

    团队简介:CAD/CAM协会,机电学院培养专业人才的社团,成立于1995

年,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

    感动名片:专业

    主要事迹:

    CAD/CAM协会是一个拓展会员对电脑制图知识的研习,加强实际操作的能力,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Auto CAD、PRO/E、UG等二维、三维软件的运用,从而自主创新、设计的协会。在全国性的3D动力、工业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协会踊跃报名参加,并获得了优异成绩。有“五星级社团”的荣誉称号,协会拥有会员268人、专用工作室一间、微机室三间,设备齐全、环境舒适,给广大热爱学习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求知的平台。

    协会成员利用各种三维造型软件结合所学的专业的知识进行各种创新设计。在2008年,协会成员获得多项国家新型专利:“检测、报警、通风全自动通风扇”、“自动跳绳机”、“竹杆舞自动打杆机”、“两用拐杖”。在2012年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协会共有四个项目参赛(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其中一个获一等奖的项目“手握式螺丝刀”打进全国决赛,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优秀战记,创下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湖北省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打入全国决赛的高职院校。

    十七年来协会成员刻苦专研、踏实上进。协会成员几乎每天都是在专业机房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周六周日更是加紧学习毫不放松,不断探索绘图技巧。每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协会都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每次为创新方案废寝忘食、绞尽脑汁,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经常挑灯夜战,整天埋头在协会工作室里。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不断被否定,他们沮丧过、失落过,但不抛弃、不放弃,继续探索新的方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当遇到了与三维造型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和实际加工相关问题无法解决时,通过大家讨论、翻阅大量的专业书籍、上网搜索资料、无数次的请教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不放过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保证设计方案更加完美,最终取得了设计的成功,在大赛中创造佳绩。

    CAD/CAM协会以“培养专业绘图新星,发展个人才华”为宗旨,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院学习氛围”为目的。协会会员在课余时间义务为同学们安装各种绘图软件,并提供大量学习资料。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绘图水平,增加就业筹码。协会指导老师也经常加班加点的耐心指导,大二老会员放弃了休息时间给缺课的新学员同学补习功课,解决他们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感动词】

    十七年的社团建设,承载了17届学生的专业理想;十七年的专研,实现了高职学生设计史的突破。CAD/CAM协会,在设计之路,又迈出了一大步!

 

(二)“感动武职”2012年度青年人物(团队)提名奖获得者事迹

任超:遇事不要慌,“超人”在身旁

    人物简介:任超,男,27岁,中共党员,旅游学院辅导员兼学管干事。

    提名名片:超人

    主要事迹:

    任超,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7月进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先后在学校体育工作部和旅游学院任职。2010年9月,他成为一名年轻的辅导员。这两年,他连续接手新生班级,一共带了14个班、500多名学生。每个学生的情况他都详细地了解,无论多忙,他都会抽时间与学生谈心。“让学生第一时间想到你”是他对自己定下的目标,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骨干、关注贫困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组织团学活动,还要坚持日常教学,工作满满地填充到他生活里。

    无论是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还是一名辅导员,任超老师都喜欢和学生泡在一起运动健身、侃大山,时间一长,他就和很多学生成为了朋友。竞技赛场上、晚会舞台上你都会发现他的身影,学生遇到困难时更有他的陪伴,在学生们眼里,他是一位能文能武、粗中有细的大哥哥,对待工作和学生永远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好老师。“遇事不要慌,‘超人’在身旁”也是学生们口口相传的流行语。

    不多言,踏实干,是“超人”老师的特点。2012年9月旅游学院收到的一封感谢信,让我们看到了超人的另外一面。“任超老师为我们村小学办了这么大的实事,走时连开水也没喝上一口,还再三叮嘱,以后每次来你都不要惊动村干部。”来自红安县七里坪镇方家�小学罗爱梅老师寄来的感谢信里句句透着真诚的感激。而正是这封意外的来信,让学校的老师们第一次知道了任超老师默默资助山区贫困小学的感人事迹。

    2011年底,在一次与所带班级学生谈心的过程中,任超老师在聊到如何面对逆境、贫困等话题时,一些学生提起了他们家乡的小学教师少、基本教学用具严重缺乏的窘境。从此,在他的带领下,10名来自旅游学院的同学组成了“凌家山公益协会”开展贫困地区的公益爱心活动。2012年4月,任超老师和他的团队把爱心活动与环保结合,采用上门收集空瓶变废为宝的形式换取助学基金。他们带着“将你的空瓶装满爱,将你的爱装满整个世界”的标语,跑遍了学校西区的宿舍,一间间地敲门说明来意,一间间地收集废品。在回收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嫌脏。最终,他们的辛苦也没有白费,第一笔爱心款,共筹得了一千四百多元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爱心行动感染了许许多多的同学,有的把废品清理干净后交给协会,有的捐出了自己零用钱,还有几十名同学申请想加入他们的队伍。

    在任老师的带动下,协会定点支援红安县七里坪镇方家当小学和罗田县凉亭何小学。2012年五一假期,任超老师和他的四名协会成员带着简单的行装,揣着地图,开始了他们的走访之旅。一路艰辛,他们终于赶到了这所真正意义上的偏远山区贫困小学――方家�小学。“这里没有校门,没有院墙,没有校名,只有两间瓦房,一面用竹竿撑起来的五星红旗,十八名学生,四个年级和一名教师。”这是方家�小学留给任超老师和学生们的第一印象。而走访后的深切感触更加刺痛了他们的心。今年十一假期,协会用他们募集到的爱心款给他们带去了200多本练习本、书包、笔,还给学校的老师带去了上课用的三角板、粉笔和羽毛球等用具。任超老师还带着同学们给这两所学校的校学生做心理辅导。受助孩子们的笑脸、感激和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的眼神让每一位前去资教的老师和学生为之感怀。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超人”老师就是这样用他的方法将学生带出校园、带入真实的社会去观察、去感受、去给予、去成长。任老师在初到旅游学院工作的时候,在办公室外的阳台上种了一棵葡萄树,他说,“我要在学院看到这棵葡萄树在这里开花结果。学生对我的每一句尊称‘老师’都会让我坚定信念,做好每一件事,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提名词】

    任超,27岁的青年辅导员,学生管他叫“超人”老师,不是因为他无所不能,而是因为他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的关爱、对他人的帮助、对工作的投入,超越了原本冰冷的工作职责,赋予了工作鲜活的情感和无限的温暖,因为“遇事不要慌,“超人”在身旁”。

 

杨雁冰:单骑上拉萨

    人物简介:杨雁冰,男,28岁,中共党员,电信学院SMT专业教师、助

    提名名片:超越

    主要事迹:

    昨昔,他可能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师,在书案上、在讲台上留下属于他的痕迹。当时针指向了2012年7月4日。从这一天起,他绕开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轨迹,满载实现梦想的兴奋和激动骑着一辆单车,历时20多天,骑行2260多里,穿越四川―云南―西藏三个地区接受了身和心的洗礼。他,就是电信学院青年教师杨雁冰。

    这是一场苦旅,更是一趟心旅。为了实现梦想,他为此准备的时间比他旅行的时间还长,每天坚持早起锻炼身体再去上班,因为他知道没有强壮的体魄不可能坚持到最后;一路行程的安排都要有细致的预案,哪怕是每天骑行多少公里,路途遇特殊情况怎么处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人的”,他做到了,他骑着单车,跨越三省、完成穿越。

    高原反应、泥石流、山体塌方都没有阻挡他的行程。骑过一座座蜿蜒的高山,即使是在最疲惫的时候,当同行的人中途放弃时,当目睹车祸时,他都没有停止骑行,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穿越的不仅仅是高原,挑战的不仅仅是韧性,更是“人心”。心所至,无所不至。为了他的梦想之巅――拉萨,他奋力前行。

    在路上他遇到高原反应比较严重的车友,竭尽全力给予帮助,把自己带的高反药和补给分给车友,并鼓励他们。因为他明白只要在路上大家都是一个团体,不论来自哪里的队友都在为着一个终点前行。

    20多天的行程,累趴了,再站起,反反复复,坚持再坚持,最终超越身体与心灵的极限,获得了心智的蜕变。去时,沉载50多斤的行李,到回时只剩下的两套衣服。他懂得了舍弃才能获得所必需的。而如今,他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炫耀他自己这一路的种种,而是将一路所感在教学上实践。现在的他多了一份从容和平和,更加愿意去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提名词】

    两个车轮,一个代表挑战,另一个代表超越,勇敢地接受挑战,实现自我超越。20多天、2260多里、骑行穿越云川藏三省,累趴了,再站起,反反复复,坚持再坚持,最终超越身体与心灵的极限。骑士归来,满载的是一路的收获,满载的是对青春的注解!

 

曾肖:聚光灯下传声情

    人物简介:曾肖,女,22岁,中共预备党员,人文学院主播10301班学

    提名名片:声情

    主要事迹:

    主持与播音,是一个让人艳羡的行业。在武职学习主播专业的曾肖也经常成为学生的焦点。因为从2010年她进校起,她成功地主持过16场大型晚会、比赛、开幕仪式、颁奖典礼,多次出现在学校重大活动、重要演出的主持台上,享有着绝大多数学生难得的出镜率和知名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主持台的聚光灯下,我们看到的是她靓丽的外貌、睿智的谈吐和机智的反应。在舞台灯光熄灭之后,她走进学生堆里苦练内功。还记得,2011年湖北高校配乐诗朗诵“心中颂歌送给党”比赛中,她作为学校唯一的一名代表参加了比赛。马力、孙汀娟等湖北省知名主持人担任大赛的评委。第一次参加省级大赛的她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略显紧张,只获得了三等奖。赛后孙汀娟老师专门找到曾肖为她指导并鼓励她要更加刻苦地训练提高主持水平,争取有更具代表性的作品。

    从那以后,她从每天早起练功到坚持每天早起练声朗读。当朝霞的第一缕柔光散在凌家山上时,曾肖早已站在雾色中开始了她的练声,从发音到语速到面部表情,每一次吐字时舌头与牙齿的控制,每一句话的停顿时长、感情发挥,每一种环境背景下的语言组织。正确的发音、清新脱俗的气质这些都需要她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点一点地练出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心情是好是坏,工作是忙是闲,她都从不间断。大晴天,她带着耳机、听着录音,手里拿着范本跟读。下雨天,她撑着雨伞在空旷的操场上,身上的衣服已全然湿透,但她依然站在那里进行发音训练。就这样,她从略带乡音的蹩脚主播新生一步步地训练成了字正腔圆的准主播。

    既然选择了主播台,就意味着要将最美声情献给观众。有一次,学校在德礼堂举办“2011年感动武职”青年人物颁奖晚会,她病着坚持主持完全场。寒风凛冽,晚礼服的风度带给她的尽是冰冷。可在前台的观众们,从头至尾都没有发现舞台上的她的异样。正是由于她的刻苦训练、严谨的主持态度和专业的功底技巧,才获得了数十个大型晚会、赛会的主持机会。在2011年10月举办的全球华人“中华颂”诵读大赛中她获得了湖北省赛区的二等奖;作为领读参加了“心中颂歌献给党”湖北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诗歌朗诵会;担任过湖北经视“天生我才栏目组”“2011阳光我心、勇往直前,让改变发生”活动主持人,向镜头前的观众直播武职学子的风采。

    现在的曾肖,正一步一个脚印,筹划着成立自己的主播工作室,我们期待着她用实力去传递更美的声情。

    【提名词】

    主持与播音这个专业要想出彩,不仅要学、更要靠练。曾肖作为一名主播专业的学生,做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是她苦苦追寻的目标;晨起练声是她所坚持的行动;学以致用是她在每一次舞台上的最好体现。“人见人爱、不可替代、丰富多彩”――她在舞台上完美的展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成就学业、成就自我的感动。

 

叶永存:当好学生干部,为大家服务

    人物简介:叶永存,女,19岁,外语学院外贸11303班学生

    提名名片:服务

    主要事迹:

    叶永存,是外贸11303班班长、外语学院学生会主席。一张阳光的笑脸,一副嘹亮的嗓子,给人的感觉总是充满了正能量。强有力的号召,有条不紊的组织协调,当称外贸三班的定海神针。

    作为一名班长,她的大学生活似乎比其他同学更加忙碌,也更加充实。每天早晨,他总是提前到教室,将教室的窗户打开透气,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课后关好灯、门之后才离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从未逃过课,也从未迟到过。因为她知道,班干部不止在于先行一步,还需要树立好的榜样楷模。班上同学腿摔骨折了,她帮忙打饭、打水、洗衣服、端尿盆,背着去医院换药……她总是去的最早走、最晚回的那一个,直到同学的病完全康复为止。她还带领班委以组为单位,在班上实行四级奋战一个月晨读活动。当年班上同学四级80%以上的通过率也就证明了晨读活动的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她所在的班级被评为了校级“优秀班级”,而她自己也多次被授予“优秀学生”、“优秀班长”、“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她还是外语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曾在办公室、文艺部、宣传部工作过的她对学生会的工作已相当熟悉。无论在为人处事,还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给大家留下了一个“谦和实干”的形象。在她的带领下,外语学院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四六级模拟考”活动并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在今年的秋季运动会上,外语学院团体成绩打破了外语学院运动会的记录。在“武职杯”联赛中,也取得了乒乓球团体第二、篮球团体第四的好成绩。在男生本来就少的学生会中,女生干部也是个顶个的能干。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都会找她,外语学院学生会中就流传着“有事找永存”的口号。认真与负责是老师们对她最中肯的评价。指导老师曾说:她做事我放心,不仅风风火火,保证效率,质量杠杠的。辅导员也曾这样描述过她的得力助手:“她是我的骄傲,工作学习两不误,希望她能越来越优秀。”是的,一个人不在乎她做了多少事,而是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

    今年七月,她还参加了拓荒者团队开展了一个暑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她是分队的校长兼任教课老师,艰苦的条件以课桌为床,以教室为家,烧火做饭,样样能行。有真诚的队友同行,有可爱的学生相伴,艰苦的生活却透出甘甜的味道,她笑靥如花。

    【提名词】

    学生干部兼具了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她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她是团 队的责任人,她是团队文化的创导、传承者。叶永存,一个秀外慧中的小女孩,她是全校554个班级、13个学生会主席的代言人。

 

无线电协会:打造一流专业社团

    团队简介:

    无线电协会成立于1997年,是电信学院的一个学术科技+实践公益性的学生社团。协会现有在校会员203人,专业指导老师10余人(其中教授职称两人),2004年被评为学校首批“五星级社团”,2009年和2011年两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团”。协会现拥有专业实验室一个、工作平台多个、维修实验仪器和基本维修工具多套,会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制作。

    提名名片:专业

    主要事迹:

一、以赛促练,硕果累累

    协会平时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参加“索尼杯”、“凌阳杯”、“天华杯”等各种全国性大型电赛为契机,将协会积累的专业实力展示出来,为学校赢得荣誉。近几年,协会在2007年获得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中国区二等奖;“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一等奖三项、省二等奖一项;200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项目比赛中获优秀奖;2010年,协会成员刘瑞恒发明的“汽车水箱温度调节装置”、何祥胜发明的“芽菜机”等多项作品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010年获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LTERA杯SOPC大赛二等奖;协会打造的机器人团队更是屡创佳绩,在2010年全国机器人比赛中获二等奖,在2011年全国机器人比赛中获二等奖,在2012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三等奖;2011年协会成员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2012年协会成员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别获湖北省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

    成绩的背后,是协会成员成年累月的刻苦学练的最好印证。机器人团队、电子技能大赛团队刚组建时,大家都没有经验,面对各种电路设计时的那种手足无措,那种尴尬至今还历历在目。一次次的总结数据,一次次的模型分析。许多时候,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比赛项目中的要求,他们熬红了双眼,忘记了时间。不知道有多少次,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争论几个小时;也记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个夜晚,他们在炎热的夏夜里,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累了,就躺在实验室的场地休息,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充饥。在机器人大赛中,历时三个月的赛期,100多天没有周末,没有休息的日子,他们用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蕾。

二、专业培养,融通企业

    协会本着“培养兴趣,提高技能,实践创新,挑战自我”的宗旨,定期邀请成功的创新创业人士、专业教师对协会成员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和培训,如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软件的功能简介和使用方法。这样,同学们可以把在平时做实验中没有理解的知识,在课下进行实验和仿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协会还与加权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协会的建设与发展。合作举办了五届“加权杯”科技创新金点子大赛,为参赛选手申请20余项国家专利。

三、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协会注重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并遵循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宗旨,开展校园义务维修、社区义务维修、下乡义务维修活动,帮助关山街道、长江社区、江夏区郑店街等数百个家庭解决电器维修的问题。无论酷夏还是严寒,协会成员带着工具走进老百姓家里修理电器,一忙就是一整天,满头的汗水、一手的油渍、埋头认真的情景成为社团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提名词】:

    无线电是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无线电协会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64个学生社团中最聚磁力的一个。它将专业属性带入社团建设,将专业学习延伸至业余时段。无论是权威的电赛赛场,亦或是在老百姓家中,无线电协会的专业都是一流的!